自來水水質檢測
生活中自來水水質檢測常見問題解答
1、什么樣的飲用水是安全衛生的飲用水?
安全衛生的飲用水應包括以下幾點:
(1)安全衛生的飲用水中不含有能對人造成危害的細菌、病毒及寄生蟲卵。人們隨意飲用,都不可能因水而患傳染病。
(2)安全衛生的飲用水對人體無害。天然水中都含有多種化學物質,其中有些是人體需要的。只要這些化學物質的含量不超過國家飲用水衛生標準,經常飲用,不僅無害,而且對健康有益。如果水源被污染,水中化學物質大量增加,超過了國家飲用水衛生標準允許范圍,就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甚至可能影響下一代的生長發育和身體健康。
(3)安全衛生的飲用水的顏色和口感不會給人不舒適的感覺,用水來洗滌衣物、器具時,不會留下不應有的痕跡。
以上是對水源本身的要求。如果作為飲用的安全衛生水,則應是經過凈化、消毒處理或經過煮沸處理后的水。
2、什么叫做農村飲用水安全?
按照水利部、衛生部2004年11月《農村飲用水安全衛生評價指標體系》規定,農村飲用水安全評價分為“安全”和“基本安全”兩個等級,主要由水質、水量、方便程度和保證率4項指標組成,其中任何一項達不到基本安全標準即為飲水不安全。
(1)水質方面:符合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要求為安全,基本符合的、水質方面為基本安全。供水人口在1萬人以下或供水規模在1000m3/d以下的集中供水工程及分散式供水工程,水質標準可適當放寬,水質是確定飲水是否安全的重要指標,國家對此有明確規范。如某個村可能對本村水質是否達標不能確定,要由衛生防疫或水質監測單位進行化驗,拿出科學依據。如因水質問題已影響到村民的身心健康,如氟斑牙、氟骨病或其他病癥,也可以出示相關證據。
(2)水量方面:每人每天可獲得的水量不低于40~60升為安全,40升為基本安全。主要指村民生活用水,包括餐飲用水、洗涮用水和散養禽用水,以人為單位計量。國家規定,我區的農村生活用水為每人每天不少于30升為基本安全。如某村有水源但不能保證每個村民每天30升的供應水量,可確定為飲水不安全。
(3)用水方便程度方面:無自來水入戶的村莊,人力取水往返時間超過20分鐘為不安全,大體相當于單程水平距離800米,或垂直距離80米的情況,這種情況多發生在山區,如到村外拉水或村中集中供水點拉水的;平原地區無自來水入戶的。農戶多有自備水井,不屬于不安全范圍。
(4)水源保證率方面:上面講的水量不達標的主要原因就是水源保證率低,水源保證率方面但每天還能供應少量用水;水源保證率低的另外一種表現形式就是干旱年份有30天以上的時間段內斷水,水源供應沒有保證。供水水源保證率不低于95%為安全,不低于90%為基本安全。
3、安全飲用水一般要經過什么樣的處理?
我們所說的“自來水”是指從水龍頭里放出來的水。但從水龍頭里放出來并不等于安全衛生。實際上,原水必須經過各種處理措施之后才能稱為安全衛生的飲用水。每一滴水都要經過了混凝、沉淀、過濾、消毒四個步驟的處理,才能去除雜質和細菌,變得安全安全衛生。
混凝:天然水中有許多懸浮顆粒,因為質量比較輕,沉淀的速度很慢,要把這些雜質去掉,首先要在源水中加入化學物質,比如硫酸鋁、三氯化鐵、堿式氯化鋁等混凝劑。混凝劑會與懸浮顆粒形成較大的絮狀物,"幫助"懸浮顆粒從水中沉降下來。
沉淀:沉淀的作用是去除混凝時產生的絮狀物。水在長長的沉淀池中緩慢平穩的流動,絮狀物在流動的過程中得到充分沉降,經過沉淀的水用肉眼看已經很澄清了,但是其中仍有一些懸浮顆粒和微生物,要達到衛生規范的要求,水質還需經過接下來的過濾和消毒處理。
過濾:水再通過砂、礫石濾料層,其中的懸浮顆粒和微生物被攔截了下來。而且,經過過濾的水,殘留的細菌、病毒失去懸浮顆粒的保護而呈裸露狀態,為下一步的消毒創造了條件。
消毒:經過前面三步水中大部分的微生物已經去除了,但這還難以達到衛生規范的微生物指標要求,為了保證飲用水的衛生安全,水還必須消毒。目前大多數水廠使用的是氯化消毒,氯消毒具有持續殺菌作用,可抑制細菌的繁殖,確保出廠水質符合《生活飲用水水質衛生規范》的要求。
4、如何選擇飲用水水源?
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已有許多農村從鄉鎮或者城鎮管網。但依然有很多農村是選擇建設單村供水工程,或一個單村村使用,或幾十戶、上百戶共用一個水源。
天然水分為地面水、地下水、降水三大類,飲用水源一般都是從這三類水源中選擇的。地面水包括江河、湖泊、水庫、池塘和海洋水,地面水暴露在地表面,往往易被周圍環境所污染,需要經過凈化、消毒處理后才能飲用。海洋水中含有多種化學物質,水味苦澀,不適宜作飲用水源。降水包含雨水、雪水,收集、貯存比較麻煩,而且能收集到的水量也有限,只有少數缺水嚴重的北方干旱地區才以降水作為飲用水水源。
地下水經過土層的滲濾,水中大部分細菌、病毒、寄生蟲卵及某些有害化學物質被濾除,水質較好。與地面水相比,地下水深藏地下,不易受污染,水質比較穩定。但使用地下水作為飲用水水源的農戶要注意以下兩方面的問題:
深幾米至十幾米的地下水一般屬淺層地下水,地面的各種有害物質可能通過土層滲透,污染地下水,要特別注意水井周圍的衛生防護。
深層地下水處在地下巖層中,水中往往含有較多的礦物質,如鐵、錳、氟、砷等,這些物質若含量太多,超過國家飲用水衛生標準,長期飲用就可能對健康造成不良影響。所以,打了深井后應請當地衛生防疫站取水化驗,判斷井水能不能飲用。
5、如何保護飲用水水源?
飲用水水源分為地表水水源、地下水水源和其他多種類型的水源。水源地應采取必要的污染防治措施,嚴禁修建任何危害水源水質衛生的設施及一切有礙水源水質衛生的行為。例如,在地表水水源保護區內,禁止向水域傾倒工業廢渣、城市垃圾、糞便及其他廢物,禁止使用劇毒和高殘留農藥,不得濫用化肥等;在地下水水源保護區內,禁止利用滲坑、滲井、裂隙、溶洞等排放污水和其他有害廢物,實行人工回灌地下水時不得污染地下水水源等。
6、為什么人畜不能共用一個水源?
大家都知道“病從口入”這個道理。有許多腸道傳染病,像霍亂、傷寒、痢疾;某些寄生蟲病,像蛔蟲病、姜片蟲病、棘球蚴病等,都可能通過污染的水源而播散,導致疾病的流行。
在我國大多數地區,人畜共同使用一個水源的情況不多,但*少數地方仍存在這種現象。這樣,水源*易被帶菌、帶蟲卵的牲畜或牲畜糞便污染。人一旦喝了這些被污染的水,就有可能發病。因此,人畜不能共飲一個水源的水。農村居民若直接從水源取水,或供水僅有簡易設施甚至無設施,應投放適量的消毒劑,并將水煮沸后方可飲用。同時,家庭中也不能將自來水管與其他非飲用水管道相通。
7、為什么說鍍鋅管不是安全的給水管材?
鍍鋅鋼管分冷鍍管、熱鍍管。熱鍍鋅是先將鋼管進行酸洗,為了去除鋼管表面的氧化鐵,酸洗后,通過氯化銨或氯化鋅水溶液或氯化銨和氯化鋅混合水溶液槽中進行清洗,然后送入熱浸鍍槽中使熔融金屬與鐵基體反應而產生合金層,從而使基體和鍍層二者相結合,熱鍍管內部不光滑,容易結垢。冷鍍管就是利用電解,在管材內壁表面形成均勻、致密、結合良好的鍍鋅層。冷鍍管鋅層較薄,鋅層簡單附著在鋼管基體上,容易脫落,故其耐腐蝕性能差。
鍍鋅管作為水管,使用幾年后,管內就產生大量銹垢,流出的黃水不僅污染潔具,而且夾雜著不光滑內壁滋生的細菌;銹蝕造成水中重金屬含量過高,嚴重危害人體的健康。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國際上發達國家開始開發新型管材,并陸續禁用鍍鋅管。中國建設部等四部委也發文明確從二〇〇〇年起禁用鍍鋅管。
8、為什么合格的自來水有淡淡的消毒水藥味?
消毒水藥味其實是淡淡的氯味。為確保自來水符合安全衛生,避免水生傳染病的發生,自來水多以氯氣消毒,但對其含量有嚴格的標準,根據《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的規定,城市居民出廠水余氯含量應控制在0.3~4.0mg/L,用戶龍頭水大于0.05毫克/升。水中的余氯量在國家標準要求的范圍內,人是能感覺出氯味的。但這實際上表明水質是安全衛生的。余氯對人體健康并無負面影響,已習慣自來水生飲的先進國家的民眾到各地旅游時,若當地自來水無此類消毒水味,反而不敢安心飲用。
為了抑制細菌在管網內滋生,自來水含有效余氯是必要的,因此有些人飲用時會感覺到有少量消毒水味,但煮沸后的自來水基本可以消除氯味,用戶可以放心飲用。
更多相關檢測歡迎訪問百檢官方網站:?百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