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品色牢度儀檢測
對給定產品,按照規定的程序確定某一種或多種特性,處理或服務組成的技術操作(JJF1001-2001中定義)。只要有產品就存在質量問題(就是定義上所說有一種或多種特性),有質量問題就需要檢測;需要檢測就需要規定的程序(在紡織品中就是我們所說的方法標準)。質量檢測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我把紡織品的檢測分為原料檢測、面料檢測、成品檢測三個階段性的檢測。
原料檢測
是指對用于織成面料的紗線,和制成紗線的纖維等等,這些是較為原始的材料,他的特性會影響其制成半成品的質量。所以對其部分特性需要進行相關的檢測。原料的檢測一般只針對其*重的特性,如棉纖維的長度,異形纖維的異形度,化學纖維的強度等。
面料檢測
是指根據面料的特性或由其制成的基本要求或者成衣的特性對面料進行相關項目的檢測,如:色牢度項目測試、物理項目測試、化學項目測試、生態項目測試、燃燒性能測試及功能性項目等等。面料檢測的主體多為面料供應商、采購商、生產技術研發部門。
成衣檢測
是指使用*終所使用的產品-成衣,進行檢測。在國際貿易環境中,成衣檢測也被廣大的貿易雙方所采用;但在國外,并沒有成衣產品標準一說,但其國家或地方政府會頒布一些重要的強制性技術要求。在國內,國家主管部門為監督市場和指導生產而制定和發布了眾多的推薦性標準和少許的強制性標準。成衣檢測的主體多為品牌商、消費者維權、行政抽檢行為!
認識|色牢度檢測
【色牢度】
有色面料在生產加工或制成的服裝在使用過程中會受到外界各種環境因素的作用力,我們把有色面料或者服裝抵抗這種外界作用力的能力稱之為面料或服裝的色牢度性能。
【變色】
印染紡織品在各種環境的因素下,部分染料脫離纖維,或者染料的發光基團被破壞,或者生成新的發光基團而引起顏色彩度、色相、明度的變化現象。
【沾色】
是指在各種環境的因素下,部分染料脫離原附著纖維,轉移到其他襯貼織物,導致襯貼織物沾色的現象。
色牢度采用變色和沾色灰卡進行等級評價。目前使用的灰卡有AATCC灰卡、ISO灰卡、JIS灰卡和國家標準GB灰卡。各灰卡在灰度上略有差異!
【變色灰卡】
原始灰度與灰度遞減對比卡
5檔9級制;5級*好,1級*差,中間可評半級,如4-5級,4級,3-4級。
【沾色灰卡】
原始白度與灰度遞增對比卡
5檔9級制;5級*好,1級*差,中間可評半級,如4-5級,4級,3-4級。
色牢度評級灰卡是梯度遞增(減)卡;變色灰卡由*組原始灰度與第二組變色灰度組成,原始灰度始終保持不變,由第二組變色灰度遞減而形成二者之間的變色對比度。
色牢度評級灰卡是梯度遞增(減)卡;變色灰卡由*組原始灰度與第二組變色灰度組成,原始灰度始終保持不變,由第二組變色灰度遞減而形成二者之間的變色對比度。
由上述數據可以看出,所謂的梯度遞減的方式是按1:2:4:8:16的形式出現的。灰卡看的是顏色變化的梯度等級,所以在評級的時候要把這種變化的梯度等級把握好,這樣就不會存在只會評灰色、黑色,而不會評其他顏色的現象。
灰卡的正確使用
【遮樣卡】
評級時所采用的遮樣卡,各小孔分別用于多纖維布沾色評定、摩擦擦色牢度沾色評定、一般性沾色評定(如:自沾色評定、單纖維布沾色評定)。
遮樣卡的使用更有利于我們將目光集中于需要評級的樣品上,同時遮蓋住其他區域,以防止其他色彩對視覺的影響。
評級時,需要原樣與待評級樣品拼接在一起,保持*小的縫隙,以防止背板的顏色外露出來,影響視覺。用遮樣卡將原樣與待評級樣品的四周遮罩起來,并與評級灰卡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
評級環境
【光源】
一般采用D65光源。光源燈管使用壽命為2000小時。客戶指定其他光源也可以,如F光源、84-P光源、UV光源等。
【暗室】
評級應在恒濕恒室的暗房里進行評級,并將暗房墻體及其墻上物品的顏色刷為中性灰色,近似于評級灰卡1級到2級之間(近似于蒙賽爾色卡N5)。如上圖,左為開燈時墻體中性灰色,右圖為關燈后,要求整個暗室除評級燈箱的光源之外,不得出現任何其他光源。并且保證評級臺上不得出現其他雜物。
【評級角度】
使用灰卡對樣品進行評級,需要正確的使用評級的角度!標準要求樣品與水平面成45°,評級光源與樣品也成45°,評級人員的目光與樣品成90°。眼睛與樣品的距離為50~70cm。
以上是百檢檢測為你帶來的紡織品色牢度儀檢測的詳細內容,當然如果你想要更加深入了解歡迎你前來咨詢,百檢檢測歡迎你的到來。
更多相關檢測歡迎訪問百檢官方網站:?百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