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色牢度測試方法步驟
牢度是指產品耐洗、耐摩擦性能。色牢度好與差,直接涉及人體的健康安全,色牢度差的產品在穿著過程中,碰到雨水、汗水就會造成面料上的顏料脫落褪色,則其中染料的分子和重金屬離子等都有可能通過皮膚被人體吸收而危害人體皮膚的健康,另一方面還會影響穿在身上的其它服裝被沾色,或者與其他衣物洗滌時染臟其他衣物。
因織物在加工和使用過程中所受的條件差別很大,要求各不相同,故現行的試驗方法大部分都是按作用的環境及條件進行模擬試驗或綜合試驗,所以染色牢度的試驗方法內容相當廣泛。但縱觀國際標準組織(ISO)、美國染色家和化學家協會(AATCC)、日本(JIS)、英國(BS)等諸多標準,*常用的還是耐洗、耐光、耐摩擦及耐汗漬、耐熨燙、耐氣候等項。
摩擦色牢度測試方法
取樣通則:
要求樣品的每一種顏色花型都必須進行測試;
樣品尺寸及數量:
♦常規摩擦色牢度儀:樣品尺寸*小為50X130mm; 經緯向各2塊。用于AATCC 系列標準時,沿經緯紗線成45度角取樣,取2塊即可。
♦旋轉式摩擦色牢度儀:樣品尺寸不小于25X25mm;要求每種顏色與花型都必須測試到。
♦曲面摩擦色牢度儀: 樣品尺寸不小于30X220mm; 經緯向各2塊。
注:對于摩擦色牢度樣品剪取,沒有必須一定從樣品上剪下來,只要方便安裝試樣,可以不剪取樣品,以節約測試的時間,提高效率。
樣品的調濕:
測試樣品及測試用摩擦小白布等,均需要在標準的大氣壓下(溫度為20℃,濕度為65%)的條件下調濕不得少于4小時;或為羊毛、棉等回潮率較高的原料,則應該提高調濕的時間。
空氣的濕度會影響織物表面的摩擦系數,濕度也會在微狀態下改變纖維形態,改變織物表面的受力面積。調濕是一個相對重要的環節,不可為節約測試時間而放棄調濕,尤其是以高回潮率的纖維為原料的織物。
濕摩擦的含水率:
除AATCC 系列標準的含水率為65%之外,其他標準均為為95~100%。
濕摩擦不同的含水率,直接影響濕摩擦的測試結果。對于含水率一定要嚴格控制。在潤濕摩擦小白布后,一定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測試;不然會因為長時間不用,摩擦小白布上的水份會蒸發,使含水率降低。從而影響測試結果。
摩擦次數:
♦常規摩擦色牢度儀:為往復10次,頻就給為1往復/秒;動程10cm。
♦旋轉式摩擦色牢度儀:旋轉20次曲柄,摩擦頭旋轉40次。
♦曲面摩擦色牢度儀:主要用于JIS L0849 Type II,次數為100次,動程20cm.
如使用手動摩擦色牢度儀進行測試時,請注意摩擦動程的起止位置,一般為使摩擦周期正好為10個往復時,我們可以將起點放在摩擦色牢度儀的*里面的位置,這樣當摩擦10次時,摩擦運動回到起點的位置更容易判定一點。
摩擦色牢度的評級:
所有測試完成后的摩擦小白布均需在標準的大氣壓環境中調濕至少4小時以上才可以評級。
評級需將摩擦布表面的絨毛用透明膠帶粘除出去。
評級時,評級人員需適用D65光源至少2分鐘以上;樣品與光線45度放置。
評級時,需在摩擦布背面放置3塊未使用過的摩擦布作為底布。
更多相關檢測歡迎訪問百檢官方網站:?百檢網